原標題:西藏自治區政府重視生態保護 南木林生態示範區初見成效
  國際在線消息(記者 李鵬):西藏自治區地處青藏高原,這裡水資源豐富,被譽為國家的“水塔”,對於調節全國的生態和氣候條件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近年來,西藏自治區在大規模人工植樹造林方面進行著積極探索,努力構建高原生態安全屏障。
  沿著奔騰的拉薩河和雅魯藏布江河谷,從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向西南行駛200多公里,就來到了日喀則地區南木林縣的艾瑪鄉。在藏語中,“艾瑪”的意思是“好大一片地”,這片土地雖然瀕臨雅魯藏布江,卻因為日照強烈和降水稀少,土地貧瘠、沙化嚴重。
  頂著高原上強烈的紫外線,一群藏族村民正在一片到處是砂石的荒地上挖坑,再把沙棘的幼苗填埋在坑裡。38歲的羅布是艾瑪鄉松東村的村民,他來到這裡植樹已經有四個多月了。
  “記者:這裡的工作累不累啊?
  羅布:不累,挺輕鬆的。
  記者:來這裡幹活,一天大概能收入多少錢?
  羅布:100多塊吧。
  記者:自從這個林業項目實施後,每年能給你增加多少收入?
  羅布:我主要以耕地為主,到這裡植樹是業餘收入,大概一年能增收1萬元左右。”
  這片荒地的四周已經密密麻麻地種滿了2米多高的楊樹、柳樹、榆樹等品種的樹苗和沙棘,成片的林木舒枝展葉,長勢喜人。南木林縣林業局局長次仁加布介紹說,這裡屬於雅魯藏布江北岸的荒灘,在植樹造林前,到處都是沙子和鵝卵石,幾乎沒有野生植被。河灘的下風口處有很多村子,每次一颳風,村民們就苦不堪言。“下麵有很多村子,有很多耕地,如果這裡不治理好的話,土地沙化的情況就非常嚴重。特別是村子里的沙子特別多。原來這裡沒種樹之前,各村的門口沙子堆好高,每年都是,要清掃好長時間。如今這裡治理好以後,基本上就能遮住沙子了。”
  艾瑪鄉日照強烈,每年年蒸發量達2000多毫米,而當地的降水量只有200多毫米。由於雅魯藏布江的河道變窄,裸露出來的荒灘成為當地土地沙化的源頭,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了極大的破壞。從2011年起,南木林縣開始著手雅魯藏布江北岸的荒灘治理,建立了南木林生態示範區。特別是今年,國家投資5000多萬元,援藏資金配套2000多萬元,完成了13000多畝的人工造林,10公里綠色走廊林網。原來幾乎寸草不生的荒灘,如今已經變得綠樹環繞,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。
  南木林縣縣委常委、副縣長孟祥韜說,在西藏人工造林,樹木存活率很低。一方面是因為氣候乾旱,另一方面是後期管理不力。為此,當地政府在植樹造林過程中,把不利因素化為有利因素,採取了三個方面的工作保證苗木的存活率。“種樹之前水利先行,我們利用地勢的優勢先修了不少灌溉渠,使絕大部分的地方解決了水的問題。第二方面,切實加強了種樹期間科學化的方法,比如挖坑的深度,換土以後肥料的配比,出芽後抹芽的問題,病蟲害的防治,以及樹苗的選擇。第三方面,我們加強了後期的管理,從周圍幾個貧困村招聘了30名老百姓,專門把這些種好的樹管起來。”
  孟祥韜說,今年種下的13000多畝的苗木成活率達到了95%以上。如果加強養護,苗木的質量再高一些,三年的成活率有望達到85%以上,這將在西藏創造一個奇跡。
  生態示範區人工造林項目實施後,今年1至5月,當地沙塵暴次數與往年相比減少了三分之一。樹木涵養水源、固沙治沙效果初步顯現,空氣濕度增加了10%。與此同時,本著造福周邊百姓的原則,植樹的農工、機械都來自周邊村民,植樹活動不僅為周邊百姓人均增收3000元,而且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。採訪中許多村民告訴記者,他們對政府的這項工程大力支持。“村民一:植樹造林首先可以防風沙,美化這裡的環境,還讓氣候變得更濕潤,這對我們的莊稼生長有很大的好處。村民二:感謝黨,感謝政府,感謝林業部門,讓我們的家鄉變得更加美麗!”
  家鄉變綠了,莊稼的收成提高了,收入增加了。對於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,村民們看在眼裡,記在心上。而這背後,正體現了西藏自治區政府在生態保護和提高群眾生活水平方面,敢於承擔義務的勇氣和智慧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d61rdjab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